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Q1帶孩子已經夠累,我該如何撥出時間自我成長?
身為2個孩子的媽媽,絕對認同帶孩子是很累的事。2015年,當開始意識到要撥出時間個人成長時,我是如何開始的呢?我是先從每天預留1/2小時給自己開始的。怎麽說呢?那時候,我還在職場任設計師,白天上班,孩子托育給人照顧,下班後除了家務事還要忙於幫小寶復建,一天24小時真的真的不夠用,以下是我當時采取的行動,讓自己可以每天預留1/2小時給自己來自我成長。
1-用20/80法則
20/80法則源自於1896年,法國一位經濟學家柏拉圖,Pareto 發現在一個經濟體系裏,20%的人掌管了80%人的財富。後來這個原理被廣傳並沿用到各個領域,包括資源分配、時間管理、學習等。運用在時間管理上的話,就是事情的80%的結果,主要是做對了20%最重要的事。建議找出對你要達到目標,最重要的20%事項,然後每天不斷地做好它。
2-量身訂做自己的時間表
建議觀察自己在一天的時間裏,什麼時候是自己的黃金時期?首先你是晨型人還是夜型人呢?晨型人的話當然盡量早起,把一天最重要的事情都在起床後的三小時進行。如果是夜型人就計劃在孩子們入睡后,做那件重要的事。在職時,我就是等孩子們入睡后,靜下心來做自己的規劃、寫作和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而現在不用去公司上班了,我都會利用早上做規劃和寫作,然後工作。下午開始無精打采的時候,就拿來做家務瑣碎事,根據自己的精力度表去量身訂做自己的時間表,必定事半功倍。



3-用1/2 小時 Me Time 做自己喜歡的事
每天預留1/2小時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好處是在忙碌的生活裏不忘記照顧自己感受。過程中你會通過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去自我認識、自我欣賞,慢慢把自己找回來。同時,當你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在做興趣發展,而興趣發展也正是走向斜杠事業的關鍵。
Q2 家庭和事业如何兼顾与平衡?
要兼顾家庭和事业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调整心态。怎么说呢?以我觀察不少媽媽,不是太注重孩子,活得沒有自我,就是事業心太重嚴重忽略家庭。
我很喜歡董卿在談論這課題時,給出的答案。她的秘訣是平衡,必須在自我和孩子的世界拿捏一個平衡的分寸。既不能“我的世界只有我”;也不能我的世界只有他/他們“。
正確的心態是讓自我和孩子,同時融匯在自己的生活裏,這是一種智慧。
女性除了需要源自家庭生活的溫暖生活滿足感,也同樣需要留一個空間給自己,這個空間是“對事業的成就感”,而這份“事業”或許不大,只是用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及具有一個社會角色的滿足感。我認爲,這也正是女性跟隨自己興趣去發展斜槓的真正意義。
具體解決方法:
1-把心態調整到“我的世界裏,有你們也有我自己“。
2-把日常時間表規劃為We Time和Me Time。
3-盡可能只做那20% 對自己和他們最重要的事情。

Q3 我什麽都不會,要怎樣開始第一個斜槓?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其實不是你什麽都不會,而是你「覺得自己什麽都不會「。有時候我們習以為常的技能會被我們忽視掉,怎麽說呢?比如你很會做飯,煮給家人吃得津津有味。你習慣了做好吃的飯,家人也習慣了你的美味菜肴,彼此都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可是沒有吃過你料理的朋友,第一次吃到就覺得非常好吃,還誇獎你說:「哇!原來你那麽會煮飯,可以接單做生意了呢!」
以上的例子是告訴你,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做得比別人好的事情,只是可能你習慣了並不認為那也是種可以發展的斜杠技能而已。回到「我什麽都不會,要怎樣開始第一個斜杠?「這個問題,這裏提供你5個行動建議

1-觀察自己有什麽做得比別人好
你可以在日常生活裏觀察自己,看一看有什麽是你本來就很擅長和每天在做的事,或者回想一下小時候你很喜歡也很享受做的事。
2-思考這技能要怎樣製成產品/服務
當你找到了自己擅長並興趣做的事,下一步就要思考一下這技能要怎樣打幫助某一群人解決特定的問題。
3-開始用最簡單最低成本去製作出來
有了初步的點子後,就可以開始以最簡單和最低成本的方式開始測水溫。
4-製作出來的產品/服務,利用網絡平臺免費推廣
當準備好了你的產品/服務,下一步就要讓更多人認識和看見你的產品/服務。最簡單而且免費的推廣手法就是從個人面書開始,拍幾張好看的照片,學習寫簡單的文案,就可以開始了。(這是最初步的行銷方法,在過程中你會自然而然地發現哪裏做得不好,哪裏需要改善)
5-不斷優化你的產品/服務
當你有了第一個顧客,他們的回饋就是你優化的方向了。他們會告訴你有什麽好有什麽不好,好的就繼續加強,不好的就設法改進。
*曾經我也被這問題困了很久,覺得自己什麽都不會,不知道要怎樣發展第一個斜杠。我回想自己喜歡和被稱贊的事情,是寫作。我就開始寫作投稿到寫部落格,也從單純寫心情感悟到寫關於斜槓創業的文章,以幫助更多想發展斜杠的媽媽們。
Q4 如果家人不能體諒我的興趣/工作,我應該放棄嗎?
不應該。每一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有些事情對你來說很有意義,可是家人可能會認為做這件事很無聊和浪費時間。那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沒價值。
我們要知道每一個人要走的路不盡相同,如果你已經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就要堅持做下去。雖然途中會遇到很多障礙如得不到家人的認同、被批評的聲音和孤單前行的寂寞感。
堅持做下去吧!抱著不為什麽,就因為單純地喜歡。難道自己的人生連捍衛自己喜歡做的事都不能嗎?
Q5要怎樣找到自己有熱情又有興趣的事呢?
我和媽媽們一樣當年面對這個問題時,一時半刻還真的想不到自己有熱情和興趣的到底是什麽事?我認為這或許是我們自從結婚生了孩子後,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家庭和工作上,而忽略了和自己好好相處。
那年我走在迷迷糊糊自我探索的路上,遇見了這一句話:“有意識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會找到你註定要做的事”。當時的我對於“有意識”思考了許久,後來我詮釋為有規劃地。這句話詮釋為:“有規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

試回想當媽以後,我們的生活就是圍繞著家事、孩子,在職的還得忙公事,我們的生活不就活在無意識裏不斷重復日常這些事。要如何開始有意識地做喜歡的事?我的建議是在日常生活裏規劃一些自己享受並且做了會開心療愈的事。一開始不用花太多時間,一天1/2小時就好。在這1/2小時裏,做任何你喜歡做的事。
我認為把“有意識做自己喜歡的事”註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裏,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自我療愈和感受到內控的力量。在這個過程裏,你會暫時抽離家事孩子,去填滿自己的喜歡和渴望。
Q6 我喜歡做的事好像沒辦法賺錢,怎麽辦?
我相信每一位想發展興趣為斜槓事業的朋友,都曾遇到這個問題。
先和大家分享我自身的經歷。當年我開始逐漸做自己喜歡的事,如閱讀、寫作、彈唱和烘培,都是出於興趣和做後感覺美好,做這些事的初始並不是因為要賺錢。
當後來開始計劃轉職成為一人公司時,我才開始思考能不能把興趣發展成賺錢的事業。在這一塊,我也摸索了很久,當時也覺得自己喜歡做的事好像沒辦法賺錢。
後來我看了很多關於斜槓創業的書籍,如:《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斜槓青年》、《這才是我要的工作》等。我綜合了4個要素,把興趣打造成斜槓創業賺錢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