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生?生就是一步步迈向死亡的脚步。”“何为死?死就是将我们还在生时的所有的秘密,阴暗面,奸诈的面纱揭开。”关于生死课题的书籍,一直是我不太愿意接触的类型,深怕一旦碰触生离死别的思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状况。
某天在instagram见性格幽默风趣的李欣怡打书时,就对其书名《我们正在往死的方向去》起了很大的好奇心,很想一探李欣怡如何幽默谈“死”。
《我们正往死的方向去》里主要传达的信息是“既然人都是要死的,活着就该精彩”。人在生下来的那一秒,就已经开始计时了,所有的幸与不幸都有可能发生在人生的每时每刻。
然而人常常活在过去或未来,不是在懊悔着过去的失去就是在计划着宏图的明天,总觉得死离我们好远。
不知有多少人的人生,在少年时虚度光阴;在青年时畏首畏尾,在中年时开始悔不当初,后来才发现时间已到,躺在病床上追悔从前的不尽全力,没有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或者是错过某件事某个人。
欣怡把死的课题分为三个部分来谈,分别是“死之前的认清”,“死之前的反客为主”和“死之前的自在”。
每一个部分,作者又别出心裁以十四个章节带出该部分的论述。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死之前的认清

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带领读者如何认清自己的人生。
在这一部分里,看见欣怡是一个诚实对待自己的人,如在 “对全世界戴上面具”这章节,我个人非常喜欢最后一句“面对全世界都可以带面具,面对自己脱下就好”。
有多少人还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或谎言中呢?有时人因为害怕面对现实,就会选择自欺欺人。对自己诚实是认清自己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死之前的反客为主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from Pexels[/caption]
在这部分我的诠释为“认清人生之后,把人生的主权还给自己”。
在“承认吧,我们都不是好人”一章,我很赞同这一句“承认自己的阴暗面非常重要,走少很多冤枉路”。
在传统美德的教诲下,我们都害怕当那个不善解人意的人,不敢说不,结果不敢做自己。我们也很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不敢走自己想走的路。
在“不被打扰的能力”,欣怡:“不是什么事都应该有反应的”,“不被打扰的能力,其实就是“选择性不在乎”。
“把情绪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谁也无法让你不快乐”。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会遇见对我们善良或不怀好意的人,要懂得分辨那些人值得和我们同行,那些人的话语不需要有任何反应。
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快乐,应该由自己负责导航。
死之前的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