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带着遗憾离开这世界?《我们正在往死的方向去》教你活出一个自己满意的人生

“何为生?生就是一步步迈向死亡的脚步。”“何为死?死就是将我们还在生时的所有的秘密,阴暗面,奸诈的面纱揭开。”关于生死课题的书籍,一直是我不太愿意接触的类型,深怕一旦碰触生离死别的思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状况。

某天在instagram见性格幽默风趣的李欣怡打书时,就对其书名《我们正在往死的方向去》起了很大的好奇心,很想一探李欣怡如何幽默谈“死”。
《我们正往死的方向去》里主要传达的信息是“既然人都是要死的,活着就该精彩”。人在生下来的那一秒,就已经开始计时了,所有的幸与不幸都有可能发生在人生的每时每刻。
然而人常常活在过去或未来,不是在懊悔着过去的失去就是在计划着宏图的明天,总觉得死离我们好远。
不知有多少人的人生,在少年时虚度光阴;在青年时畏首畏尾,在中年时开始悔不当初,后来才发现时间已到,躺在病床上追悔从前的不尽全力,没有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或者是错过某件事某个人。
欣怡把死的课题分为三个部分来谈,分别是“死之前的认清”,“死之前的反客为主”和“死之前的自在”。
每一个部分,作者又别出心裁以十四个章节带出该部分的论述。

死之前的认清

Photo by Alexandr Podvalny from Pexels
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带领读者如何认清自己的人生。
在这一部分里,看见欣怡是一个诚实对待自己的人,如在 “对全世界戴上面具”这章节,我个人非常喜欢最后一句“面对全世界都可以带面具,面对自己脱下就好”。
有多少人还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或谎言中呢?有时人因为害怕面对现实,就会选择自欺欺人。对自己诚实是认清自己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死之前的反客为主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from Pexels[/caption]

在这部分我的诠释为“认清人生之后,把人生的主权还给自己”。
在“承认吧,我们都不是好人”一章,我很赞同这一句“承认自己的阴暗面非常重要,走少很多冤枉路”。
在传统美德的教诲下,我们都害怕当那个不善解人意的人,不敢说不,结果不敢做自己。我们也很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不敢走自己想走的路。
在“不被打扰的能力”,欣怡:“不是什么事都应该有反应的”,“不被打扰的能力,其实就是“选择性不在乎”。
“把情绪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谁也无法让你不快乐”。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会遇见对我们善良或不怀好意的人,要懂得分辨那些人值得和我们同行,那些人的话语不需要有任何反应。
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快乐,应该由自己负责导航。

死之前的自在

Photo by Julia Avamotive from Pexels
 我的诠释为“活着就该做那个自己喜欢的自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生好像被规范了,好像有个流程表规范着我们的人生,什么阶段该做些什么事。
我对自己的人生也有过这样的疑惑?人生到了某个阶段,身边的亲朋戚友总会打量你这阶段该完成些什么。
既然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那人生蓝图也该是个体化的。在这部分欣怡从她独特的人生观揭开那些我们习惯以旧的错误人生信念,让读者通过字里行间,重新思考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

总结

人活着的时间其实没有太长,死亡是每个人不变的终点。过往我们忌讳谈“死”,认为那是消极的言谈。
《我们正在往死的方向去》书名看似消极,但其实作者运用“逆向思考”把消极转化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当你正视死亡是自己不变的终点,还有什么好顾虑牵挂的?你会更自由勇敢地做那个自己喜欢的自己。
还需要担心别人怎样看待自己吗?还需要为别人的一句话,患得患失吗?我们的人生每时每刻都在做减法, 把专注力留在让我们开心和有价值感的人事物上吧!当我们无所顾虑,专心做好了自己的角色, 死亡就算悄悄地来到。我们也会无所畏惧,了无遗憾了。
朋友,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分享欢迎订阅哦! 😊
同时也欢迎你去Like我的面书专页:依娃 -書適生活(让我们成为朋友,互相照应)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16 − 9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