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迷思】澤楷記之自信的養分

上个星期,丈夫和我一同到孩子的幼儿园领上半年的成绩册。孩子今年六岁,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学习认字都还不错, 但是老师说孩子时常表现得不自信,老师在课堂上发问,孩子很少举手发言。老师还观察到孩子,在做作业时,明明知道答案,但是会担心答案不正确,而等老师确定了答案才写在作业了。
会见完老师后,我的脑海一直浮现“不自信”这三个字,记得去年老师给孩子的评价也是一样“不自信”。去年我没太在意老师口中的“不自信”,当时只觉得是孩子在课堂上害羞回答,所以没有认真看待这课题。然而我发现孩子不自信的一面有日益严重的情况,上回在公寓楼下的游泳池散步,我们遇见一组小朋友正在学游泳, 当时我问孩子要跟那教练学游泳吗?(去年底他也曾到一家体育馆学过游泳,但人数太多,学了几堂课但没有学会)以为他会想要,哪里知道他言语间带点失落地回答:“不了,这教练也教不会我的”。

事后,我一直思考是什么让孩子那么没自信呢?自信,我有吗?这样的问题一问大脑,大脑马上给我反应“你也是个不自信的人啊!你教的孩子怎么会有自信?”这时我再回想平时孩子不自信的举止,如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我何尝不是在公司会议明明脑海里有点子但是不敢提出。孩子面对学游泳的态度,何尝不是自己对于一些自己想学,又一直觉得自己不行的啦,算了吧!
当意识到这问题是自己在这一块影响了孩子,我决定好好找方法改善。我跟丈夫坦诚自己也是个没自信的人,所以教不会孩子自信。丈夫安慰我说,他还小,长大就不一样了。我知道这是安慰,不是答案,更不是改善的方法。我知道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试着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50个教育法 我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陈美龄说“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
我试着回想自从泽入学后,他的世界就多了好多小朋友,每回他告诉我谁谁比他怎样怎样,他又比谁怎样怎样了。我却没有告诉他,不要和别人比较。因为我也是一直在和别人比较,所以我并没有觉得这样不对。当和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比较,我会自卑;反之比我不足的人就自我感觉良好。我意识到比较是不好的,人生应该多跟优秀的人学习,多和理想的自己比较,那才会自我成长。
另外在搜狐也搜到那么一句话,
“如果孩子自信心不足,可能是因为你给孩子的“建议”太多,鼓励太少.”
 “鼓励”这关键词,我试着在我身上寻找,惊人的发现,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还真缺少“鼓励”这养分,所以我也提供不到鼓励养分给孩子。我开始从鼓励入手,抄了些鼓励的话语贴在墙上。在晨早要出门上班时刻,对着全身镜对自己说:“加油!我相信你是可以的!”泽好奇看见我这样做,趁我走出房门去上厕所时,他也有样学样,站在全身镜子前说:“加油!我相信你是可以的!”难怪人们都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原来自己不经意注入了不自信的毒素给孩子。
今天在为自己添购精神食粮的同时,另外也买了两本美国畅销的绘本《You Be You-勇敢做自己》和 《Only One You-独一无二的你》,送给孩子的同时也送给自己,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让自己重新学习做个自信的妈妈。
刊登于星洲日报-《星云》-25.07.18
延申阅读:【妈妈的迷思】孩子这也是你的答案吗?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rteen + 4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