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我是一个特别害怕冲突的女孩,我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对自己的信心动摇,也会因为别人的批判怀疑自己。生活是越过越不自在,总觉得人生不是自己的,都是被别人的言语和眼光主宰着。我内心极其渴求找到解脱,很想好好为自己而活。2017年被其书名《被讨厌的勇气》深深吸引而买下,心想我可以通过这本书找到内心的答案吗?
《被讨厌的勇气》这是一本自我发现与疗愈的心理自助书。作者是日籍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建,译者是渠海霞 。本书采用对话的形式,以青年(化身为一般人)和哲人(阿德勒学派的代言人)的对话,深入浅出把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带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书中通过一般人的生活议题进行讨论,要点很多时候都让人有当头棒喝的觉醒效果。
就我自己内心的问题,我从书中的四个概念得到解放
(一)目的论—解除我对过去的看法

以前对过去的看法是秉持 “原因论”,会觉得是过去主宰了我的今天。原因论让我感到无助,因为我不能回到过去,改变不到过去,所以原因论给我的是止步不前的句号。而《被讨厌的勇气》的哲人说:“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发生什么不重要,我们怎样看待事情才重要”。这就如出生在相同家庭的孩子,他们有着相似的童年际遇,但却有戛然不同的人生,是他们的内心的想法和人生的目的让他们分道扬镳,走向自己选择的人生。
(二)共同体—–解除人际关系的烦恼

以往我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疑惑,总觉得在一件事上很难存在两个的立场,总觉得立场不一样就是对立,我总处在不懂维护自身立场的困境,而选择不甘心地退让妥协。后来发现这样的人际关系不健康,自己也不快乐。书中提出“所有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坚持有自己的主张”,通过引导之星—自我接纳(接纳自己内心的想法与立场),他者信赖(把对方视为伙伴地信赖)和他者贡献(把信赖的人放在心上为之贡献),这样的人际关系是完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保持这样的共同体处理人际关系就会让我们从人际关系的束博得到解放。
(三)自卑—解除学习心理的障碍

自卑感一直潜藏在我的内心,以往遇见优秀的朋友都会不知觉地和对方比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我以为那是我的个性,会永远伴随着我。从书中了解到的“自卑感”,让我明白到原来自己的自卑感源自于自己想追求优越性的取向。自卑感也可以有正向的发展,只要纠正自己的心态,当觉得自己不如人的时候,就应该敞开心房,细心观察别人的优胜之处,好好向对方学习,不要有跟对方比的心,而是要跟理想的自己比,让自己越来越进步。
(四)活在当下—解除过度盼望未来

Pingback: 📚东西囤积多到看不到自己?《极简生活》教你断舍离,过一个简单又舒心的人生 | 依娃 I 書適生活